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水母有毒吗(被这几种水母蜇了怎么办?)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4 08:08:54    

前言

海洋是一个繁华的水下王国,许多美轮美奂的生物都栖息于此,其中最美丽的莫过于水母了,水母看上去异常温柔,但实际上它们的刺细胞是非常致命的。

人类和水母一般不是一个活动范围,但是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不小心碰上了水母,被它刺伤了该怎么办?

水母和海蜇。

水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作为一种没有心脏、骨头或是脊椎的无脊椎动物,水母被人们归类为一种几乎可以透明的“海洋植物”,实际上它是活的生物。

因为它们没有头脑,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没有思维,没有自我意识,但是它们一样有神奇的能力,比如可以感知外部环境。

水母的触须上有着能够对小鱼小虾起到致命作用的毒素,一旦小鱼遇到这种毒素,它们的生命就会在剧痛中结束。

人们对水母的触须的毒素有一种说法是大多数人都过敏的,所以一旦人类被水母毒液刺中,就算不致命腿部也会肿起来。

因此人们一旦被水母蜇到,只要不是特别危险,都可以先用醋洗几遍,之后再外敷一些生姜,这样能够将水母的毒素干净的清除掉。

那么水母为什么会对人有毒呢?

其实水母的毒素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人类而准备的,水母一开始是为了消化被它蜇到的食物,需要消化食物才能生存的水母当然也就必须有毒素了。

水母的触须上的刺细胞会不停的释放出一种刺激性的毒素,这种毒素在见到人乃至是看到其他生物的时候会不停的分泌出毒素。

水母会依靠食物上的触须去感知食物的味道,一旦那种小鱼小虾的味道消失,人类不幸就踩到了水母身上的触须就会引发那种疼痛。

夏季的沿海一带,尤其是在暴风雨天的时候,无疑是水母猖獗的时候,很有可能踩到散落在沙滩上的水母。

所以夏天来了,不少喜欢去海边游泳的人和沙滩上玩耍的人都被水母蜇成了“被蜜蜂蜇疼的孩子”,剧痛难以忍受。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啊,一旦遇到水母,千万不能踩它!

箱形水母和倒立水母。

虽然水母都有很强的毒性,但是悠着点也不会遇到水母了呗,可是人类对海洋的侦察却逐渐深入到更深的海域。

却发现了真正可怕的水母,那就是箱形水母。

2009年,澳大利亚大堡礁大量的箱形水母集结在以利蒙石礁堡的上空,多到堪比遍布大面积的海洋,当地的潜水人员感到异常惊恐,这竟然是澳大利亚大堡礁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次被箱形水母覆盖的状况!

箱形水母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比一般水母要大,还有就是箱形水母的毒,被其蜇到的话起码能痛到人类1个月!

这可不是应付小水母用的醋和生姜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箱形水母是全世界毒性最强的生物之一,就算箱形水母躺在沙滩上晒干了一年之后仍然能够用剩下的毒素毒死数十个人。

而且箱形水母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它的毒不能够被普通的醋和生姜解决,甚至不能用淀粉去掺和。

怀疑自己被箱形水母蜇到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找医生输一些肾上腺素,这样至少能够缓解一定时间,不会相当难受。

另外一个很特别的水母就是倒立水母,倒立水母这个名字真的很奇怪,不知道是为啥。

其实倒立水母之所以被命名为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它形状和一般的水母不一样,实际上倒立水母和一般的水母的外形非常相似。

那么倒立水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这个原因在于倒立水母的月亮弯不是向左的,而是向右的,所以才被叫做倒立水母。

倒立水母和其他的水母不同的一点还在于它的毒液是从它的尾巴上的卡西体上释放出的,而不是从触须上。

人们一般都以为像倒立水母这样只有一个月亮弯的水母的卡西体就只有一个,但是倒立水母的卡西体却有多个。

虽然倒立水母的毒素不会对人类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是倒立水母的刺细胞毒素却会对周围的生物造成致命的伤害。

倒立水母一旦感觉不安全了,它就会打开蛰刺的功能,释放出毒液,于是周围很多小鱼小虾就会被这些毒素杀死,然后倒立水母就会去消化这些小鱼小虾。

从这点上来说,倒立水母就是一种“吸血鬼”了。

水母的刺细胞毒素的来源。

水母的刺细胞毒素是什么作用的?

其实它们就是一种多聚物,它们本身并没有“我的刺中了人就能让人痛”或者“我的刺中了小鱼就能让小鱼死”的能力,只是它们的毒液里有一种物质和人之间或者小鱼和大鱼之间的差距是一样的。

刺细胞毒素和其他蛋白质一样,他们之间通过极其复杂的空间和化学键将一个个分子组装在一起,这种组装的结果就是一种防御性的、能够让有机体产生一定的效应的物质。

这种物质就是水母的刺细胞毒素,它的自卫机制是通过自己不断的缠绕周围的水分,从而达到一个效应的。

但是问题最终还在于,为什么水母能够从它们的食物身上得到这种分子呢?

水母的主要食物是小型甲壳动物,而且小型甲壳动物对鱼类来说也是非常好吃的,不过小型甲壳动物却有一个致命的生存机制——外骨骼。

它们的外骨骼非常的坚硬,对大多数的海洋动物来说几乎是无法破坏的,但是小型甲壳动物的生存也是要靠摄食产生能量的。

所以小型甲壳动物就研发出另一个生存机制——鲜有人研究过的酶,这种酶叫做螯合酶,它可以与钙结合生成一种钙离子,极大的软化外骨骼,从而将外骨骼击碎。

但是,小型甲壳动物的细胞中并没有螯合酶和外骨骼的转化过程中的酶,它们只是一个能够释放的封闭泡泡。

这些封闭泡泡内存有可以将螯合酶保存一段时间,释放出来的时候将螯合酶释放到水当中,这样水母就会吃到它们,通过摄食从而获取到螯合酶。

结语

这样一来,水母就会在自己的细胞中产生刺细胞毒素。

可以看出为了生存这些无脊椎动物都是非常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生存的更好,这种智慧是非常值得人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