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便当是什么意思(日本便当的历史)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3 08:58:49    

日本便当享有悠久的历史。便当的声誉,与便当自身的功能及日本当地的文化历史密不可分。

便当最早源于南宋时期的俗语“便当”,意思是便利的东西、方便、顺利。传入日本后,曾以“便道”、“辨道”、“辨当”等表记。“便当”一词后来反传入中国是源于日语“弁当”(音:bentou)。现在更多的已经被简化翻译成Bento了,在大陆大部分地区习惯称为“盒饭”,即盒装餐食。但是在台湾地区一般还是称为便当,通常用于午餐、外卖、工作餐等场合。

话说回来,便当有相当一部分的历史是未被阐明的。据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当时,除了饭团之外,煮熟的干饭也可以存入便当盒。 原因是干饭不容易变质,而且方便直接食用,因此常常放在便当里储存携带。

在战国时代,武士便当的材料则多为干饭、糙米、麻糬和用味噌蒸熟的红薯。另外为了更好的营养价值,便当食材中还加入人体所必需的盐分。

在安土桃山时代,制作了称为漆器的午餐盒,漆器非常精美,其中一部分流传到了今天。 从那时起,便当盒多见于赏樱或茶道等场景。日本大米即使冷却也不会失去味道,在日本早期,用来装点便当盒的多为米饭、腌梅或泡菜等简单菜肴,但随着经济上行,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便当盒的材料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新加入了丰富多样的肉类、蔬菜和海鲜。

在江户时代,便当进一步发展,至今仍熟悉的“幕内便当”诞生了。 幕之内便当产生于江户时代后期,是江户时代戏剧文化的产物。《守贞谩稿》认为最早制作这种便当的是在芳町(日语:芳町 (花街))的一家名为万久的店铺;而当时幕之内便当已经不止在剧场流行,也作为慰问病人、朋友赠答的礼品。

随着明治时代经济的发展,在火车站出售的站便当(駅弁)诞生了。 第一款站便当是1885年出售于栃木县宇都宫站,当时还是腌梅饭。

有一种理论认为,“便当”一词起源于活跃于16世纪的织田信长。 据说织田信长在城堡里给人们喂食,所以他开始称它为“便当”,意思是将其分发给每个人。

在现代,便当盒种类繁多,享受味道和外观已成为一种文化,但我期待着它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