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怎么样属于诈骗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02:37:20    

诈骗罪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构成要件如下:

主观方面

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且希望以此手段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产,行为人自己取得财产。

客观方面

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实质在于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

客体方面

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不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

数额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较大”。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巨大”。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其他情节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知情参与诈骗案件的行为人不构成诈骗罪,因为缺乏主观上的故意。此外,合同诈骗罪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综上所述,认定诈骗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欺诈行为、侵犯的客体以及诈骗数额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