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通诉讼时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7:12:55
普通诉讼时效,也称为一般诉讼时效,是指 由民事普通法规定的,适用于法律无特殊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普通诉讼时效具有以下特点:
适用范围广泛:
它适用于法律无特殊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不是针对某一类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情况规定的。
法律强制性:
普通诉讼时效具有严格的法律强制性,当事人必须遵守。
消灭时效: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可以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
适用时效期间: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因此,当事人在权利受到侵害后,应积极行使权利,避免因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而丧失法律保护。如果需要主张权利,建议尽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文章
- 01-18 欠多少钱以上可以起诉
- 01-18 欠多少钱才可以起诉
- 01-18 离婚协议有效期多少年
- 01-18 诈骗一千过多久不会立案
- 01-18 网贷的合约多久过期
- 01-18 房屋公证有效期多久
- 01-18 欠据有效期多久
- 01-18 欠条不还起诉要多久
- 01-18 违法赌博多久不再追究
- 01-18 双罪追诉期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