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南昌起义的经过和意义(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3 12:01:50    

南昌起义

97年前的今天,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血腥屠杀的第一枪,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

No.1

提前起义

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派遣李立三等同志前往九江,准备组织中共在北伐军中的力量,联合国民革命军第12师师长张发奎重返广州,发动农民暴动,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但是那时张发奎已经实行“清共”政策,使原来的计划落空。


中共中央遂决定采取独立的军事行动,集中武装力量,进行南昌暴动,并派中央常委周恩来赴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暴动。


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并在江西大旅社召开会议,宣告前敌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任委员。会议决定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起义时间定于7月30日晚。但由于张国焘的阻挠,起义时间推迟到8月1日凌晨4时,又因起义时间泄露,前敌委员会决定将起义提前到8月1日凌晨2时


当时南昌城内国民党的武装力量仅有1万多人,而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武装力量有贺龙、叶挺、朱德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约两万余人。


8月1日凌晨2点。砰!砰!砰!三声枪响,南昌城内各处起义军应声而起。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1万多人,南昌守敌几乎全部被歼灭,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新型军队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忠实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同自己血肉相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

No.2

建军节的确立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这个节日被广大人民记住,但“八一”建军节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番周折。


作为首举武装旗帜的南昌起义,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刚开始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的《政治纪律决议案》,对中共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全体同志予以警告处分。


随着全国各地武装起义的风起云涌和红军重要性的凸显,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意义被中共中央逐步认识,相关纪念活动陆续出现。


1929年6月,为响应共产国际的号召,《中国共产党第六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告红军将领士兵同志书》首次提出:“今年的八月一日是全世界工农及劳苦民众反对世界大战拥护苏联保护中国革命的总示威日子,同时又是南昌暴动的日子,希望你们在当地号召广大群众组织这一示威。”


7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八一国际赤色日宣言》,指出“今年八月一日,全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都要在共产国际口号之下动员起来”,并号召组织开展反帝示威活动。


此时,将南昌起义与“八一国际赤色日”相提并论,说明中共中央对南昌起义的评价已发生重要变化。红军部队中开始出现纪念南昌起义周年活动。1930年8月1日,红1军团到达南昌近郊西山,在万寿宫设会场组织南昌起义纪念活动。红12军代军长罗炳辉奉命率两个纵队到达南昌对岸,攻击赣江西岸的牛行车站,隔江向南昌城鸣枪示威,以纪念南昌起义3周年。


1932年6月8日,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临时中央作出《关于“八一反帝战争日”决议》。7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政治部发布《纪念“八一”告全军团红色战士书》,宣称:“‘八一’到了!‘八一’是国际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日,‘八一’又是南昌暴动的纪念日……全中国的工农群众,为着实现上述的任务,更为着继续南昌暴动的英勇,也在这一天一致的动员。”


从“八一国际赤色日”到“八一反帝战争日”,尽管称谓发生变化,但二者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当时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此时,“八一”虽然没有单独作为建军节来纪念,但其意义日渐为广大红军将士所熟知。这为“八一”确立为红军成立纪念日奠定了基础。


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