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行业也不该成为“黄牛”的狂欢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9:20:00

□詹嘉琪(复旦大学)
如果让你付“额外”的价钱更近距离地观看演员表演,你愿意吗?
一定很多人愿意,为了能见到自己喜欢的演员,一些粉丝愿意买更高的票档近距离地欣赏演出。但“额外” 的花费呢?即在同一票档下,为抢占前排支付高于官方定价的部分,也就是 “溢价票” 。靠倒卖溢价票赚取差价的群体,大家称之为“黄牛”。
近日,2024年末在音乐剧圈爆火的《锦衣卫之刀与花》音乐剧陆续开票,上海场一轮开票在18分钟内全部售罄。值得一提的是,一手票虽然售空,但二手市场的交易异常热闹。《锦衣卫之刀与花》首演场前排的一些座位甚至从680元炒到了8000元。其他场次,根据卡司、座位的差异,在一些二手市场都经历了几十到几千不等的溢价。
除了《锦衣卫之花与刀》之外的火热中大剧场,上海“环人广”附近的小剧场,如《#0528》《阿波罗尼亚》《辛吉路的画材店》等音乐剧,只要当场演出的卡司稍微热门,入场门票就在二手市场溢价一到两百元。如果追求更好的座位,一张四百的门票可以卖到两千,甚至更高。
“黄牛”倒卖不是什么新鲜事,如医院挂号、吃饭排号、高铁卖票、热门景点售票,都有他们的身影。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一现象,联合热门资源服务场所,多管齐下对“黄牛”违法犯罪行为采取严厉的打击和管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音乐剧”属于小众文化消费领域,受众相对较窄,社会关注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相关主体在整治音乐剧领域乱象时,力度有所欠缺。
可是,难道就因此放任“黄牛”入侵市场,损害消费者权益吗?根据《文化部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文化行政部门要将社会关注度高、票务供需紧张的营业性演出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提前进行研判,对有炒票等潜在问题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问题发生。据此,文化行政部门和商业经营主体有阻止市场溢价票产生的义务,因此,不管是文化行政部门还是商业经营主体,对“黄牛”的打击刻不容缓。
受众群体小,市场规模小,不是消费者权益没能得到保护的理由,相关部门的管理也不该缺席。就剧场演出票而言,2021年,全国剧场标准化委员会推出的《演出票务系统服务及技术规范》,该规范已经统一了全国演出票务的编码标准,使得每张演出票都有唯一的编码,能够实现全流程追踪。这意味着,相关部门完全可以利用演出票务市场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监管。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各行各业呈现蓬勃之态。但对“黄牛”入侵小众行业监管不足,不仅是在伤害消费者的情感更是在破坏行业的进步。政府部门理应加强对小众市场的监管;商业经营主体也要勇于承担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义务,共同维护小众市场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 04-15 小众行业也不该成为“黄牛”的狂欢场
- 04-15 我乐家居20周年,野心终于藏不住了?
- 04-14 日本米价连续14周创新高
- 04-14 2025Q1海外微短剧报告:收入超24亿,下载2.59 亿次,翻译剧超半数
- 04-14 中金公司:短期情绪宣泄到位,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 04-12 无人机运输、银发旅游专列……服务消费激发经济新活力
- 04-12 高晓峰:技术面与基本面共振 下周黄金牛市确立
- 04-12 让“菜篮子”装满幸福滋味
- 04-09 美国一周汽油库存减少160.0万桶
- 04-09 3年后发布重磅产品!苹果又开始“画大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