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次监测到珍稀虫草!贵阳这样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5:33:00    

当五月的微风轻柔地吹拂过脸颊,初夏的序曲已悄然奏响。此时的贵阳,山水与城市间四处洋溢着生机,花溪高坡的马鞭草浪漫绽放,阿哈湖的杜鹃花缀满枝头,长坡岭的松涛与鸟鸣交织成曲,黔灵山的猕猴在林间跳跃嬉戏……这座被山水捧在手心的城市,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向世界讲述着人与自然共生的绿色故事。


和谐共生:从虫到草的生命奇迹 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在中医药的璀璨星空中,冬虫夏草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 ,素有滋补 “软黄金” 的美誉。在贵阳市2021年至2023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蛹虫草、禅花虫草和下垂线虫草等对自然生境要求较高的物种,这是贵阳市首次监测记录到该物种。这几株看似微小的生命,正悄然诉说着这座城市背后的绿色蝶变。

生态之中没有个体,万物环环相扣。虫草的形成过程,是大自然用漫长的时间和独特的环境谱写的一曲生命赞歌。从蝙蝠蛾幼虫在土壤中默默生长,到冬虫夏草菌与之相遇,开启共生之旅,再到经历寒冬后破土而出,完成从虫到草的神奇蜕变,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智慧。虫草这种对洁净水源、富氧空气、无污染土壤极度敏感的生物,选择贵阳绝非偶然。超过55%的森林覆盖率、99.5%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为虫草提供了完美生境。

继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避暑之都、全国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后,2024年贵阳市入选世界“自然城市”平台,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诸多“国”字号光环,让阔步前行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道路上的贵阳越发熠熠生辉。

谁能想到,20世纪80年代初,贵阳曾饱受空气污染之害,属于全国3个酸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逆袭之路:深化生态治理 拥抱绿水青山

为了深化生态治理,贵阳市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1995年,贵阳市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就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作出安排。

1996年,贵阳大规模取缔明火炉灶,改用液化气,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2002年初,贵阳市作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决定,同年5月,贵阳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

2004年11月,贵阳市又颁布了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水泥厂、化工厂、电池厂等10多家污染大户搬出市区,关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小企业,城市燃料从用煤为主变为用气为主……

2009年8月,贵阳钢厂开始搬迁,在距离老厂区45公里的阳明文化圣地修文县扎佐镇新建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2013年底搬迁完成。这标志着最后一个工业污染大户从城中心城区撤出。


为守护来之不易的好生态,一系列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的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发力——

为蓝天常在,贵阳市聚焦污染天气技术研究,引入移动走航监测、激光雷达、气象模型等分析服务,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外场综合观测系统,制定一区一策精细化管控方案,分区域、分季节、分时段实施管控。此外,还聚焦污染源清单建立、预报预警、调度处置、应急响应、监督评估等方面,在污染治理和大气环境管理上继续发力,在分析研究与大气管控上实现深度融合,通过科学治“气”,继续守护“贵阳蓝”,长期成为空气“优等生”。

图/向怡

为碧水长流,贵阳市按照“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上下游共治”的原则和“在污水处理能力上做加法、在污水排入量上做减法”的思路,充分发挥“河长+”制度的作用,凝聚合力,开启了贯城河治理历程,并于2021年首次实现水功能区达标,水质稳定在Ⅳ类标准。水质的改善,让曾经在南明河“定居”的红尾副鳅、黑鳍鰁、云南盘鮈等多种II类水中才能生存的中国特有鱼类,又回来了。


守好“家产”:生物多样性调查 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自2021年8月起,一场探索生命奥秘的旅程在贵阳悄然开启——生物多样性调查正式启动。

无数个日夜,科研人员穿梭于贵阳的深山密林、河谷湿地,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他们还拍摄了3万余张生物照片,这些照片定格了生物们或灵动或静谧的瞬间,成为记录贵阳生物多样性的珍贵影像。一万余份精心制作的生物标本,更是为研究提供了直观且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初步搭建的生物多样性录入管理信息平台,让这些丰富的生物数据得以有序整合,进一步摸清了贵阳的生物资源底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了根基。

截至目前,通过开展贵阳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共发现物种7691种,其中动物1828种、植物4080种、微生物1437种、外来物种78种、洞穴生物221种、重要物种47种。值得一提的是,大型真菌此次发现贵州新记录177种,贵阳市新记录有361种,中国新记录有1种;地衣此次发现中国新记录6种,贵州省新记录29种;昆虫此次发现贵州新记录8种;蜘蛛此次发现贵阳新记录299种,其中省级新纪录种111种;兽类此次发现贵阳新记录8种;鱼类此次发现贵阳新记录8种;种子植物此次发现贵阳新记录27种。贵阳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摸清了“家底”,提出了保护建议,为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夯实了基础。

苗家古歌唱道:“蝴蝶妈妈生于枫香树,万物皆是兄弟。”当我们在贵阳喀斯特峰丛间寻找虫草时,寻找的不仅是珍稀物种,更是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长密码。

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何莹莹 盖娟/文 甲秀图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