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DNA测序技术安全漏洞多,后果很严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0:43:00
IT之家 4 月 19 日消息,最新发表在《IEEE Access》上的研究指出,下一代 DNA 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存在显著的安全漏洞。
IT之家注:NGS 以其快速且成本低廉的特点,广泛应用于 DNA 和 RNA 测序,推动了药物研发、法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进步。然而,该技术需通过样本准备、测序和数据分析等复杂流程,且依赖于高端仪器、软件和互联系统。
这些环节为网络攻击提供了多个切入点,例如“目标性重新识别攻击”、基因档案构建,甚至可能导致不道德研究。研究指出,这些威胁远超普通数据泄露,可能损害个人隐私、科研成果及国家安全。
研究的主要作者、朴茨茅斯大学计算机学院的 Nasreen Anjum 博士强调,必须采取先进的防护措施。
她表示:“我们的研究敲响了警钟。保护基因组数据不仅仅是加密问题,更要提前应对尚未出现的攻击。我们需要彻底改变精准医疗安全的思维方式。”
研究还揭示了多种潜在威胁,包括通过合成 DNA 编码的恶意软件、基于 AI 的基因组数据篡改,以及从基因信息中识别个体的技术。
另一位作者、微生物学家 Mahreen-Ul-Hassan 博士警告:“基因组数据是人类最私密的数据之一,一旦泄露,后果远超普通数据泄露。”
研究团队由多所机构专家组成,包括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格洛斯特郡大学、纳尔詹大学和贝娜齐尔・布托女子大学。
研究呼吁立即采取措施,提升基因组学的网络安全水平。建议包括开发安全的测序方法、加密数据存储,以及利用 AI 工具检测异常活动。
Anjum 博士指出,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和安全领域的专家往往各自为战,但现在必须紧密合作。她警告:“如果缺乏协调行动,基因组数据可能被用于监控、歧视甚至生物恐怖主义。当前保护措施零散,全球生物安全存在重大漏洞。”
相关文章
- 07-16 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项目有新进展
- 07-11 放下手机,“保卫”大脑
- 07-10 武汉首批核心医疗技术开评 消化领域32项创新项目现场打擂
- 07-09 国家卫健委叫停两项手术,涉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治疗
- 07-04 宜宾在京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超百台机器人将在车间景区等“上岗”
- 07-04 “近邻”变“强链”,南京经开区创新平台为企业架起“共赢桥”
- 07-01 Statcounter六月报告:Win11和Win10差距仅1.06个百分点
- 07-01 山西省博士创新站再增104家
- 06-28 灵狐科技 CEO 618 观察:品效销一体化成为营销必选
- 06-28 京东拓先申请体检内容推荐方法等相关专利,提高基于体检数据对体检内容进行推荐时的效率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