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5%——物价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6:09:0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5%,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一些积极变化。

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油价下行影响。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应总体充足。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4%,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六成。旅游淡季出行人数减少,出行类价格有所下降。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3.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董莉娟分析,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加之春节错月影响消退,更多方面显现出明显的积极变化。

一是CPI环比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扩大。CPI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二是CPI同比降幅收窄,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9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5个百分点。

三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其中,服务价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对CPI的影响由上月下拉0.15个百分点转为上拉0.1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对CPI的上拉影响比上月增加0.08个百分点。

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副处长何晓英表示,国际原油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油气开采、燃料加工、造纸和纸制品业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8.5%、7.8%和3.4%,是当月PPI同比降幅扩大的主要原因。

董莉娟分析,PPI环比下降,主要受几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行、二是煤炭等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三是部分原材料行业价格下行。节后房地产、基建项目开工较为平稳,钢材、水泥等生产恢复快于需求,叠加生产成本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均下降0.5%。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显效,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董莉娟表示。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相关行业价格起到拉动作用;另一方面,部分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行。

展望下一阶段物价走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物价水平有望温和上涨。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国内需求将稳步扩大,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财政政策方面,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货币政策方面,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