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传递的教育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5 08:40:00
又逢6月毕业季,校园里弥漫着离别与希望交织的气息。作为校长,我常常思考:教育的意义究竟在何处彰显?今年的毕业季,全校师生用行动给了我答案——教育,是爱的传递,是温暖的延续,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
“天之饺子”:指尖传递温情。七年级学生在食堂里笨拙而认真地包着饺子时,我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他们手上沾着面粉,额头沁出汗珠,却依然笑着争论“谁擀的饺子皮更圆”。这些饺子将成为学长的“加油餐”。他们精心为自己包的饺子取了各种名字,“饺饺者”“天之饺子”“大鹏展翅饺”等,希望为九年级的学哥学姐送去毕业祝福。这份在实践中传递祝福的教育,远比任何说教更能诠释“感恩”二字的含义。
“多情镜头”:青春的表达与共情。八年级的祝福短视频让我惊喜不已。他们用手势舞、诗朗诵等方式传递着祝福与不舍。当我看到九年级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悄悄抹泪的画面,不禁感慨: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心灵对美好的感知。这些短视频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情感教育课”?它教会学生如何表达爱,也让他们懂得,真诚的祝福从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时光标本”:成长的仪式感。在观看学生三年成长纪念视频时,我也几度动容。三年前那群在军训中哭鼻子的孩子如今已长成挺拔的少年;运动会上跌倒又爬起的身影,艺术节上自信绽放的笑颜……这些片段被时光串成珍珠,成为每个学生独一无二的人生印记——这份视频光盘,是学校留给学生的珍贵礼物:记住你从何处出发,方能明白将去向何方。
“知识火炬”:传承的力量。最令我欣慰的是九年级学生自发整理学习资料赠予学弟学妹的举动。有位学生在物理笔记扉页写道:“这本笔记陪我征服了电路难题,现在交给你,相信你也能解开属于自己的‘谜题’。”这哪里是旧书传递?分明是学习精神的薪火相传。教育的美好正在于它永远不是单向输出,而是一代代人相互照亮的过程。一楼大厅设置的“我为母校留书香·知识共享角”,将成为我们校园文化的新地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今年学校毕业季系列活动的真谛。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我们用爱编织温暖,以情传递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系辽宁省朝阳市第一中学燕都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6月25日第5版
作者:王雪菲
相关文章
- 08-20 美媒:逾6000名赴美学生签证被撤销
- 08-14 男子穿黑丝披斗篷爬进地铁,博主起号乱象亟待规制
- 07-28 声动赛罕 “音”你而来!“小草好声音”全民K歌大赛招募继续
- 07-24 微信最新公告:治理团播低俗内容,情节严重的永久封禁
- 07-21 纠治“屏幕中的形式主义”(前沿观察)
- 07-12 落实“八个一”!华农组织暑期家访活动,深化家校协同育人
- 07-09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育人跨学科单元教学主题班会举行
- 07-05 扎根乡村12年,“退役老陈”用短视频盘活近百套农房
- 06-30 主创亲自划重点,“中国·内蒙古记忆”纪实图片展这样看⋯⋯
- 06-28 2025年甘肃省本专科生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