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你Pick哪一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9:24:00
今日7时30分,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南海子公园南门开跑。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跑步爱好者一起冲出起跑线,在21.0975公里长的赛道上挑战极限。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
北京是“双奥之城”,也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首次“人机共跑”的背后,是北京多年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早布局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是创新技术的测试场、展示台,也是产品迭代和落地应用的助推器。
发令枪一响,1.8米高的人形机器人“天工”第一个冲了出去,两条结实的大长腿充满机械感。去年的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上,它曾作为“配速员”与选手们一起冲刺终点。“近一年过去了,我们成长了!”该赛队发言人魏嘉星说,“天工”的奔跑速度在去年是6公里/小时,现在最高能达到12公里/小时。
机器人奔跑时,双脚交替重踏地面,持续产生的冲击给机器人带来极大挑战。为此,研发“天工”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门对机器人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并采用关节导热、风冷散热等技术,使关节能支撑更长时间奔跑。
赛场上,陪机器人“夸父”奔跑的操控手面孔稚嫩,他们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我们选用的机器人原本不太适合跑步,这就得对软件和硬件一一调整优化。”清华通班队领队、清华大学大三学生李炯烨直言,赛前筹备的过程也是不断攻克难关的过程。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时,团队提出了全新算法,让机器人在少量参考轨迹数据中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稳定奔跑。



比赛也吸引着上海、广州等地赛队前来切磋。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公司创始人李清都带着7台机器人进京参赛。比赛过程中,他也观察着其他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奔跑姿态。“大家同台竞技、取长补短,才能让行业良性发展,让机器人更好服务于人。”他说。
这条赛道需要机器人爬坡过坎,转14次弯。一路上,虽然有的机器人中途需要更换电池,有的机器人一时踉跄,但大家都朝着终点全力奔跑。相比最终成绩,每支赛队攻克技术难题的经历更重要,每台机器人挑战性能极限的过程更重要。“马拉松有终点,但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和发展没有终点。”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说,这场比赛将加速技术迭代升级,让机器人在更多场景大显身手。
热门选手有何神秘武器?
哪些选手是夺冠大热?他们有何“秘密武器”?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肖明
相关文章
- 07-21 青岛少年樊添畅:以画笔绘就清华梦
- 07-21 美丽城市
- 07-17 千亿公募董事长变更!年内100家基金公司高管变动
- 07-07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 07-04 宜宾在京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超百台机器人将在车间景区等“上岗”
- 07-02 厦门车祸“奇迹宝宝”赵平安赴北京复查 门诊诊断:脑积水,记忆力下降
- 06-28 京东拓先申请体检内容推荐方法等相关专利,提高基于体检数据对体检内容进行推荐时的效率和准确率
- 06-23 商业化副总裁离职?抖音回应:不实消息
- 06-23 京城拍客今日精选|蜻蜓早立尖尖角 独占荷花一味凉
- 06-22 机器人“警察”在中国城市街头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