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省智能建造4.0首个公建项目入选,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智”量十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7:32:00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

“云+端”协同、全过程正向设计,全自动化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AI摄像头、实测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成为施工助手,进而延伸至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日前,记者探访入选长沙市智能建造示范项目(第一批)名单的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住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实地感受了全省首个智能建造应用场景4.0公建项目的智能与高效。

创新先行 4.0场景的全方位智能应用

什么是智能建造应用场景4.0?根据《长沙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技术导则》,将数智技术融入建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以“BIM+装配式+智能生产、物流+智能施工+智慧运维”为技术,实现应用场景4.0。

作为全省首个智能建造应用场景4.0公建项目,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住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施工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每个环节都融入智能技术。”负责该项目承建的湖南建投五建集团项目经理杨海军介绍,从一开始就对智能建造进行了项目策划,制定了12个应用板块、31个应用项目,覆盖智能建造各个阶段。

在数字设计环节,项目运用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和数维设计等国产软件,通过“云+端”协同模式,实现了全过程正向设计。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对建筑结构、机电、燃气、消防管线等进行精确建模,设计冲突和不合理之处可提前发现、及时调整。

智能生产阶段,项目利用装配式工厂平台,实时监控工厂生产情况,优化生产流程。以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为例,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每一块构件的质量稳定。生产数据显示,采用智能化生产后,构件次品率大幅降低。

智能施工阶段,实测实量机器人、清扫机器人、ALC条板立板机等各类智能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构建本质安全。例如,实测实量机器人利用激光扫描和图像识别技术,单个房间测量只需2至3分钟,每层66个房间的测量工作一天内就能完成。

引领示范 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

“项目的核心枢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链指挥系统。”中湘智建董事长石拓介绍,马王堆院区的意义不仅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智能应用,更在于其打造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模式。通过云计算平台,系统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工程数据,如人员信息、材料采购数据等,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据介绍,竣工交付后,项目将基于BIM模型建立的数字孪生模型移交后期物业运维单位,实现三维全景智慧运维。智慧运维平台涵盖综合驾驶舱、视频安防、碳排放监测等多个场景应用。

从经济效益看,智能建造4.0在项目的应用,助力项目综合降低施工成本不低于5%,综合提升工效不低于20%,成功实现降本增效。而社会效益方面,项目运用了涉及主体施工、二次结构施工、机电安装施工以及装饰施工等4类场景的8款建筑机器人,在全行业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住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集中运用全过程的智能建造技术,系统展示了智能建造应用场景4.0的谋篇布局,向全国的智能建造项目打造提供了“长沙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