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撤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9:21:00
“撤回”和“撤销”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适用场景:
撤回
定义:撤回是指在某一行为或文件生效之前,当事人取消该行为或文件的行为。
适用场景:撤回通常适用于合同、要约、投标文件等,在生效前允许取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撤销
定义:撤销是指在某一行为或文件生效之后,当事人取消该行为或文件的行为。
适用场景:撤销适用于合同、要约、投标文件、行政许可等,在生效后允许取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具体区别:
时间不同:撤回发生在生效前,撤销发生在生效后。
条件不同:撤回通常需要通知对方或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撤销则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法律后果:撤回一般不涉及法律责任,而撤销可能会导致法律责任,如赔偿损失等。
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选择适当的“撤回”或“撤销”方式,以确保自身权益和法律合规性。
相关文章
- 04-13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提示社保“异常”速办?看到千万注意了!
- 04-12 扫码领“财政补贴”“薪资补贴”?人社部紧急提醒:这是诈骗!
- 04-09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确定
- 04-08 今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04-05 11箭齐发!中方坚决反制美“对等关税”
- 04-04 我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 04-04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 04-03 神木公安 | “普法课堂+法治服务+护学岗”,“护苗行动”平安校园
- 04-01 国开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好2025年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
- 04-01 观澜新闻︱@毕业生 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