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捂是什么意思(春捂秋冻,你捂对了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5 08:09:27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讲究,绝不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

现在不像古代,人们保暖调节体温的方式多样,其实春捂的重点就是可以看天气预报,不必拘泥,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未雨绸缪是完全可以的,但老人幼儿体弱者务必注意寒热交替下的保暖,防治感冒、消化不良、心肌梗塞、中风、呼吸系统疾病等,“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也就是说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当然合适的春捂也是有一定益处的!

春捂的益处

1、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

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

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

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2、“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3、“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由于春风比冬风柔和很多,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宽松的款式,既挡风,又透气。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易着凉,汗出挡风反而不好。一般来说,以身体的耐热限度,到15℃以上气温定了,再春捂就没什么意义了。至于捂的部位问题,个人觉得也不要拘泥,可以重点照顾好头颈与下肢,也就是捂两头,衣着宜“下厚上薄”, 《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可参考。

如果天气逐渐转暖,在减衣的时候应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即先减上半身的衣服,再减下半身的衣服。但在减衣服的同时同样要注意,在减上半身衣服的同时,还要做好背部保暖,如可先将棉袄换为棉背心。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云“春末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塞咳嗽。”所以,老年人别忘做好背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