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5:44:00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摄影报道)当高校的科研智慧遇见城市的创新沃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又能结出怎样的果实?4月14日上午,在烟台大学综合楼六楼中厅会议室1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见证下,烟台大学与莱山区政府以一场“校地融合 创新发展”合作签约活动给出了答案——双方正式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备忘录》,并为“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携手按下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

40载如一日坚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初心,烟台大学此番为何将创新布局的“重磅一子”落在莱山区?解码莱山区建区30年以来的发展基因,跃动的产业脉搏正传递着强烈的信号。今天的莱山区,产业聚群发展,新兴业态繁荣,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19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6家,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37家、单项冠军企业19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80%,2024年规上企业利润率达14.6%、位居全市首位。

以杰瑞集团、威思顿为首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台海玛努尔为首的核电装备制造业,以金正环保、杰瑞环保为首的全领域环保产业,以中宠股份为首的宠物用品产业,以橙色云、捷瑞数字为首的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产业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吸引烟台大学等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与莱山区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王牌”。

面对莱山区如此雄厚的产业基础,烟台大学进一步深化与莱山区的校地合作,便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正如烟台大学校长郝曙光在签约仪式上所言:“高校的科研创新唯有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同向同行,方能切实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郝曙光表示,烟台大学主动融入“精致舒美的中央活力区”建设,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莱山区携手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为莱山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能级提升注入更强动力。”

莱山区区长蒋海华的回应同样振奋人心:“莱山区正加快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城市更新迭代升级、环境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住宅拔节生长、活动赛事竞相举办、国际化营商环境加速形成、人才政策精准高效、海内外人才近悦远来,并将这些汇聚成蓬勃向上的‘城市生长力’。现代化新莱山的宏伟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他指出,烟台大学是莱山区最珍贵的城市合伙人,莱山区将倍加珍惜烟台大学这块“金字招牌”,助力烟台大学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衷心希望烟台大学以更大力度推动校城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植入高能级的产业“加速器”、人才“强磁场”。

在随后的揭牌签约仪式上,烟台大学副校长王丽和莱山区副区长王磊代表双方进行了《烟台大学与莱山区合作备忘录(2025年)》签约。烟台大学校长郝曙光和莱山区区长蒋海华共同为“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

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双方战略协作的全面升级,更在多个领域描绘出清晰的行动路线图。根据协议,2025年,双方将重点推进六大合作项目:共同建设“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服务莱山区产业发展,打造校地融合、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共同推进莱山优势产业创新升级,共建动物食品研究院,推进核电装备、绿色建筑等优势产业研发创新;共同引育高层次人才,开展人才交流共享;在莱山区共建三校科技园园区,鼓励高校师生入园创新创业,打造烟台市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标杆平台;加强乡村振兴与科技、文化等方面常态化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推动校园服务与人才宜居工程,依托“高品质住宅”“梧桐汇”等品牌,为师生营造舒适安心的人才宜居环境。

政策宣讲环节同样干货满满。从人才工程申报到普惠性补贴及配偶安置,从科技成果转化到子女入学政策,莱山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教体局、正大城发公司和凤凰文旅公司发布的政策礼包诚意十足,赢得了台下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烟台大学围绕莱山区重点产业及企业创新发展需求,集中发布介绍科研成果情况。与此同时,在烟台大学综合楼六楼教师培训中心分会场开展了“1+1+N”产才对接活动,莱山区49家重点产业企业与烟台大学学院专家团队,围绕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核电产业、绿色建筑、海洋经济、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等6大领域进行了产学研深度对接。

签约不是终点,而是校地共筑创新生态的崭新起点。这场大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校地协同创新的精彩华章。当烟台大学的智慧之光与莱山区的产业热土深度交融,一场以人才链激活产业链、创新链的创新探索已然启动——在这里,技术突破将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澎湃动力,科研人才的成长将积蓄城市发展的蓬勃动能。这场校地携手的新征途,为烟台大学和莱山区的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劲引擎,也奏响了一曲产学研共进共赢的激昂乐章。

责任编辑:信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