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决胜之战 沈抚示范区之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7:07:00    

若要绘制一张辽宁的“科技创新地图”,那么位于沈阳市与抚顺市之间、面积285平方公里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以其耀眼的光芒,在这张地图上标注出越发浓厚的科创色彩。

这片热土逐“新”而行的路径清晰可见。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牵引,以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为目标,高标准建设沈抚科创园,高质量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可复制推广的原创性、制度性创新成果。纵观全域,其主要科创指标持续提升: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98.1%,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6%。

一系列扎实数据说明,聚力打赢决胜之战,沈抚示范区正牢牢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厚植新动能新优势。

筑基

质的蜕变,往往需要经受特别的淬炼。

在辽宁拓邦鸿基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透过无尘车间的玻璃幕墙望去,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工匠手中的火焰枪喷出蓝白色火焰,超2000℃的焰心温度将石英熔融成晶莹剔透的石英器件,成品的纯度达99.99%。

这个沈抚示范区内普通车间的寻常一幕,却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的数百道工序中,高纯石英器件如同血液般渗透到每个环节。以往在这一领域,全球90%的市场份额被外资企业占据。而如今,沈抚示范区域内的拓邦鸿基却靠科技创新搏出一条生路,成为国内极少数能专业生产8至12英寸半导体级高纯石英器件的内资企业。一项荣誉,体现其实力与潜力——去年年底,拓邦鸿基成为2024年全省唯一获批的“潜在独角兽”企业。

在公司创始人李景双看来,拓邦鸿基的发展壮大,仅凭市场机制和企业自身也许难以达成。政府部门在政策供给、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帮助,也在为产业的培育孵化护航助力。

“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沈抚示范区始终帮助我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公司起步之时,示范区帮助我们通过资产盘活的方式,将1.5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改建为石英器件研发生产制造基地,这一关键举措让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生产、专注创新。”李景双说。

类似拓邦鸿基的蝶变故事,在沈抚示范区不断上演。近年来,沈抚示范区聚焦产业链强基,着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一批产业项目聚“新”成势。今年前5个月,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同比增长80%,协议投资总额59.72亿元,包括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抚创新港、朗新科技零碳数字化产业园等项目。

“我们给予重大项目‘真金白银’的支持,对总投资超1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沈抚示范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沈抚示范区正式发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暂行)》,提出29条政策举措,覆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力求用更多务实管用的机制办法,加快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间的“堵点暗礁”。

立新

盛夏时节,草木繁盛,万物生长。沈抚示范区这块国家级“试验田”里,创新的“好苗子”也在拔节育穗。

以往,我国农机高性能耐磨入土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瞄准产业需求,依托位于沈抚示范区的辽宁新材料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高强度、高韧性耐磨合金钢,并顺利进行成果转化,于2023年成立了菲迅(沈阳)农机科技有限公司。新企业生产的农机高性能耐磨入土部件,打破了“锁”住行业的国际垄断。“我们建成了一条年产20万片的耐磨圆盘切刀数字智能生产线,去年营收超2000万元。”菲迅(沈阳)农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冬说。

去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沈抚示范区合作共建辽宁新材料中试基地,就是要重点解决新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沈抚示范区为辽宁新材料中试基地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全方位支持,助力基地开展中试建设及共享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转化成果金额超5亿元,孵化6家高技术公司,带动了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沈抚示范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局局长姚旭说。

近年来,辽宁新材料中试基地这类科创平台正加速在示范区布局,成为沈抚科创园的重要载体。沈抚科创园是沈抚示范区下大力气建设的平台载体。今年以来,示范区聚焦打造科技创新试验田、科技服务新高地,以决战决胜之势加速推进沈抚科创园建设,卓有成效。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示范区大力推进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开工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实现正式运行。

在沈抚科创园平台支撑下,示范区的创新浪潮在不断奔涌,活力因子在充分释放。今年前5个月,沈抚科创园累计新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17家,挖掘科技成果40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98.1%;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6%;新获发明专利数同比增长51.8%。

创优

一次开药房的办企体验,让原本准备奔波一圈、折腾一场的徐丽漫屡屡感到意外。

意外之一:企业开办所有手续,一个窗口全解决。

开办一家企业,主要涉及7个环节,而开办药房则需多一步——申办药品经营许可证。完成这些程序,只需一个窗口。在领取营业执照后,等待印章刻制需要约1.5个小时。其间,徐丽漫在同一个“综合窗口”,就可以同步办理申领税务发票、银行开户、申办药品经营许可等业务。

意外之二:扫描二维码还有“福利包”。

拿到营业执照,徐丽漫用手机扫描窗口展示的二维码,“沈抚示范区涉企营商服务事项清单”随即弹出,上面列举了沈抚示范区所有涉企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所需材料等,简洁明了、一表看懂。企业如果有贷款需求,这张表里甚至写明了贷款产品的种类及联系人。

开办企业的过程为何如此高效简捷?

沈抚示范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说,至简背后是至繁。当地对各政务服务事项开展“最小颗粒化”拆解,对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拆分重组,形成若干“最小颗粒”,这些“颗粒”根据实际办事需求形成不同组合,再经由数据平台进行智能化分类、整理、共享,最终实现经营主体名称、住所等133类信息“免填写”,营业执照、住所证明等190类可通过共享核验的材料“免提交”。

如今,在沈抚示范区,和徐丽漫一样,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办事群众切身感受到这里“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满足感、畅快感。近年来,沈抚示范区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立标示范,推深做实“综合窗口”改革,“一窗”办理率达到90%以上;创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事中管理模式,推出18个“一次进门”应用场景;开展城乡环境“治改提创”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城乡环境问题近200个,整改完成率达到97%。观察当下的示范区,一幅幅“优环境”的生动画面,正汇聚起“促振兴”的宏大场景。

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不仅是对于时间节点的标注,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彰显。当前,向“新”而兴、聚“新”成势的沈抚示范区正提振“争”的胆气、昂扬“拼”的姿态,力求以顽强斗志和扎实举措攻克“堡垒”、拿下“硬仗”,在决胜之战中抢占先机、赢得胜利。

(辽宁日报记者 董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