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古人类“食谱”有哪些?稻作文明起源密码是啥?答案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5:43:00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将于本月24日揭晓,四川濛溪河遗址群是参加最终评选的20个项目之一。东亚古人类的“食谱”有哪些?早期现代人类是如何生活的?四川资阳的濛溪河遗址群,正是这个谜题的“打开方式”。
在连续3年的发掘中,合计有超过2万件泥土样本被提取至实验室,总量达20万升,其中就发现了3.1万件石器、18.7万件动物遗骸、6.3万颗植物种子。

至少37科53属的植物图谱构成我们目前所能揭示的最丰富、最古老的“菜篮子”。研究表明,这些古人类的“食谱”包括葡萄、橡果、核桃、接骨草以及花椒等多种植物,为认识东亚乃至全世界早期现代人行为提供了具有唯一性的新材料。

在此次新发现中,“硅质岩小石器工业”的清晰呈现让人眼前一亮。说明早期的现代人类已经在根据环境灵活地制作工具,不仅仅是石器,考古队还发现了丰富的骨器和木器。这些工具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类工具使用的多样性。而更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发现了刻划和穿孔的痕迹,这些“痕迹”表明早期现代人类已经开始进行象征性行为。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会打猎、采集,还开始有了艺术和文化的初步雏形。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解锁万年稻作文明秘密
进入20个项目入围终评的还有距今一万年的浙江仙居下汤遗址。那里呈现了万年前农业文明的雏形,蕴藏着我国稻作文明的起源。
坐落在浙江台州市仙居县的下汤遗址,四面环山,环境得天独厚。这片文化厚积了2.5米,覆盖面积广达3万平方米的区域,历经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好川文化四个历史阶段。你可能会想,这与稻作农业有什么关系?答案就深藏在地下——考古团队在这里找到了大量野生稻种,揭示了从4万年前至2.7万年的稻作起源信息。基本确认了长江中下游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发源地之一。

遗址的中心台地似乎是一个远古“广场”。台地上的房址、食物加工场和清晰的道路布局,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繁忙与生活的有序。

这里的“红烧土广场”更是将整个社会的“中心”呈现给了我们。想象一下,遥远的上万年前,下汤远古村落的居民们在这里有秩序地聚集、交易,并进行有组织的仪式和活动。下汤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是我国万年文化独立起源、绵延发展的生动范例。
来源: 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 04-21 全国十佳,成都上榜!
- 04-21 东亚古人类“食谱”有哪些?稻作文明起源密码是啥?答案来了
- 04-19 四月的潍坊,到底藏着多少诚意
- 04-18 吴江将颁发100张民星闪耀达人证
- 04-18 文旅“带头”拉动乡村振兴 泉州两人登上全国榜单
- 04-18 文化中国行|一个人的博物馆
- 04-18 国潮美妆文化类节目《国色天香》聚焦晋祠文物
- 04-17 “金点子纺织”董事长毕光钧不幸离世,终年56岁;曾是浙江绍兴轻纺城商圈"白手起家的典范"
- 04-16 一场狂欢!“春江花月夜”在北京照进现实
- 04-16 中超浙江队:外援布彭扎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