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赛道大显身手!壮大民营经济,青岛这样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7:05:00    

壮大民营经济,青岛打出“组合拳”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一批拔节生长的民营企业大显身手

民营企业是青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智腾微电子、华芯晶电、天仁微纳等企业发力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材料、设备等重点环节;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奇智、以萨技术、文达通、罗博科技等企业第一时间拥抱DeepSeek,提升自有行业大模型能力;在低空经济领域,蔚蓝空间、万丰飞机、云世纪等企业拓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航飞机、低空飞行服务等细分赛道……

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的背后,是青岛持续加密政策支持、加大服务力度,以“组合拳”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创新生态。近一个月来,青岛发布《青岛市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等系列政策,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对接会、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投资并购与全球化战略对接会等活动。一项项部署形成合力,让更多青岛民营企业敢于创新、愿意创新,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强化梯度培育

青岛200多万市场主体中,有78.2万户为民营企业,它们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

“小”既意味着灵活和潜力,也意味着需要政策的“精准滴灌”。只有让更多中小企业破茧成蝶,民营经济才能真正实现由大而强。

多年来,青岛建立了两条梯度培育赛道:一条是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另一条是从雏鹰企业到瞪羚企业,再到隐形独角兽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两条赛道最终指向的都是培育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今年,青岛更将培优育强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出建立优质中小企业“种子库”,做大专精特新企业“蓄水池”。相应的目标更为明确——年内要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8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民营领军标杆企业150家、雏鹰企业150家、瞪羚企业80家、隐形独角兽企业12家、独角兽企业1家。

一批拔节生长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成为青岛产业跃迁升级的有力支撑。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持续深耕的丰光精密,加大谐波减速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投入,已具备人形机器人领域03-32型全系列谐波减速器的量产能力;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设计的佳恩半导体,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方面打破国外垄断,成为低功率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的国产品牌;横跨化工新材料和大健康两大产业领域的国恩股份,不断释放资本聚合及资源整合能力,切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新市场……

构建创新生态

良好创新生态是激发民营企业向“新”的关键。

“硬科技”民营企业具有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在科技创新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不确定性较高等难题。青岛基于不同成长阶段民营企业的现实需求,集聚政策、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开展投融资对接、项目路演、“双招双引”、产业推介等系列服务,打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的生态环境。

在氢能产业异军突起的海卓动力(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典型案例。成立短短5年时间,海卓动力围绕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两大板块,构建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电解水制氢装备三大产品系列,目前其燃料电池产品已出口俄罗斯,应用于百吨级矿用卡车。

在日前举办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投资并购与全球化战略对接会上,海卓动力发布了A轮融资计划,拟募资3亿元,用于基地和产线建设、研发投入及补充流动资金,并提出未来3年内进行IPO申报。

同样准备大展拳脚的还有青岛瑞德克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致力于拓展人工智能编程教育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式启动A轮融资,拟募集2000万元用于智能软件、课程开发及市场投入。

除了在本地举办系列对接会外,青岛还主动对接全国产业资源。近期,市民营经济局将组织一批优秀民营企业赴上海开展对标提升活动,帮助企业突破地理边界,在产融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并购等领域实现“青岛需求”与“上海资源”精准匹配。

助力稳健“出海”

民营企业是稳外贸的主力军。2024年数据显示,青岛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9.3%,连续13年保持全市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

在全球化浪潮下,“出海”成为青岛民营企业拓展市场覆盖面、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选择。

青民数科(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拟赴美上市,海程邦达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空运货代公司,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印度尼西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岛民营企业布局海外业务,其出海路径既包括境外上市、海外并购,也包含传统的产能转移与资源整合,还涌现出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模式,“地瓜”藤蔓不断延伸,形成了一幅立体多维的全球化图景。

针对民营企业“出海”痛点,青岛提供专业化指导和服务,助力企业精准布局、规避风险。其中,中信银行青岛分行推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双轮驱动方案,彦德国际顾问有限公司就海外并购实操路径开展专项指导。

“整合能力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在‘出海’前期要深度尽调,评估文化兼容性与团队稳定性,实施渐进式整合,保留原管理层过渡,避免‘休克疗法’,同时重视本土化团队建设,雇佣熟悉东道国市场的专业人才,减少文化摩擦,还要建立风险对冲机制,针对资源、汇率等波动制订预案。”彦德国际负责人表示。

青岛今年将按照“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工作部署,通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中心、“青帆远扬”出海服务行动、“银企茶座”、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大会等活动,实现投资资源与产业精准对接,为民营企业稳健“出海”注入“强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