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有趣又有用!郑州大学数学文化节上演“数学盛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2: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文 张琮 摄影

趣味数独、四阶幻方、达芬奇密码、莫比乌斯环挑战……4月26日,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实验中,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趣味体验的数学盛宴在郑州大学展开。

倚数物生,智启未来。这已是郑州大学第五届数学文化节,发展前沿的成果展现,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让更多人走近数学、了解数学、热爱数学,传播数学文化,弘扬数学精神。

数智游园 让数学“活”起来

“哇,终于成功了!”在数学文化现场的数智打卡游园会上,郑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王明昊兴奋地展示自己的6阶“数字华容道”。

一旁的家长杨女士则高兴地在网购平台下单了游园会上见到的多种数学“玩具”。“没想到数学能这么有意思,之前孩子不喜欢数学,我们正发愁呢,没想到今天一下激发了他的兴趣。”

现场,不少中小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边在积极摸索,一边和同学热烈讨论。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文化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出一系列趣味互动活动。其中,数智打卡游园会设置集章打卡和揭榜挂帅答题两条任务线,10项数学趣味游戏涵盖逻辑推理、几何拼图等内容,2类攻坚难题考验参与者的数学应用能力,吸引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踊跃参与。

现场还精心设置“伟大的数学家”文化展览,18位数学巨匠的生平故事与卓越成就一一呈现,从古代数学先驱到现代科学泰斗,带领参观者回溯数学发展脉络,感悟数学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大师思维盛宴”环节,山东省区块链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培德和全国模范教师李梦如分享数学前沿动态,与现场学生面对面“思想碰撞”。在数学科普探秘环节,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张淑钦带来《无处不在的分形》讲座,结合康托集、科赫曲线等经典案例,揭示自然现象中隐藏的数学奥秘;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室陶亦文以《空天湖链:多模态融合的藻类群落动态智能预测与生态预系统》为题,分享数学模型与前沿科技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

实践赋能 让数学“用”起来

数学不只在游戏里,在许多重大工程与民生领域的实践中,都有数学的身影。

活动现场,师生们一走进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便发出了一连串惊叹声。

原来,大屏幕上实事显示着全国多地正在进行的掘进工程进度。点开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段实时信息,实时推进力、实时刀盘转速等都有记录,系统还通过计算智能给出推荐数值,供施工人员参考。

在这里,参观师生了解学院科研团队如何运用计算数学与应用统计技术,研发盾构装备智能运维算法,助力全国超百项地下工程建设。

“同学们,你们看,几百亩的农田只需要七八个人,点点手机,就为能庄稼浇水,还能操控无人机施肥打药!”在“豫种田”数字农业平台展区,“天-空-地”数据联动,向师生展现数学模型在精准农业中的创新应用。

“我以前总是觉得数学就是枯燥的计算,今天发现数学这么有用,这么神奇,我以后要加倍学好数学。”附属中学学生李一茗驻足在大屏幕前,心里却萌发了一颗数学的种子。

科普融合 探索学科文化育人新路径

数学文化节期间,不仅有数学趣味游园会、科普讲座,名家讲座、海棠论坛、青年成长课堂‘小数点’志愿宣讲也将持续展开。

“将数学知识融入实践挑战,让参与者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执行院长任景莉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文化节让大家看到,数学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枯燥又单一”,而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任景莉介绍,人工智能核心基础是算法,而算法的基础就是数学;大数据科学的本质也是数学。比如,数智化模拟来源于是计算数学,数据运筹与优化也是数学的一部分。“我们常说,算法想要有突破,数学人才必不可少。因此,未来发展中,数学也将继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活动现场,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介绍,作为郑州大学学科文化育人的重要品牌,郑州大学数学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五届,通过积极探索数学学科与国家发展、社会服务、学生培养的结合点,深耕数学知识科普与数学文化传播。

“结合未来数学理论与跨学科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开展科普活动,引领学生探索学科前沿,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厚植广大师生爱国爱党情怀,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将个人奋斗融入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之中。”单崇新说,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以文化人、以数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整合学术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数学人才,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智慧力量。